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经要闻

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面积304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3万户

坚持从严从实从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作别“老破差” 迎接“新绿美”

发布时间:2022-11-21 15:43:04 来源:《廊坊日报》 点击:

    为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进一步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本报今起开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专栏。通过记者深入报道,充分展现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廊坊场景的生动实践,推动廊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敬请关注。


    “路面不再坑坑洼洼,新增的健身设施提升了生活质量,垃圾分类投放桶让环境更干净整洁。小区改造,改在了我们心坎儿上。”刘明爽在安次区1206宿舍小区居住了近30年,如今,幸福和快乐一如入住新居时那般写在她脸上。


​​​​​​​    由于建成年代早,1206宿舍小区楼体年久失修,线路管网陈旧老化,小区未硬化、无绿地,配套设施缺失,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今年7月,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小区硬化了路面,粉刷了楼体外墙,新增了充电桩、休闲座椅、体育健身设施,解决了居住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    今年,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好看”更“好住”,改出市民新生活。截至10月底,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全部完成,共改造205个小区,823栋住宅楼,改造面积304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3万户。


​​​​​​​    按照“因地制宜、一区一策”原则,各县(市、区)在做好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改造水、电、气、热等老旧管网,推进停车场建设,整治架空线路,完善消防设施等方面开展改造工作。同时,还视小区实际情况增加充电桩,安装健身器材,将废弃锅炉房打造成党建活动中心。


​​​​​​​    从“老破差”到“新绿美”, 昔日的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瞧,以前坑坑洼洼的路面全部硬化,树木越来越多,雨污水‘各行其道’,裸露的电线也看不到了……”广阳区爱民东道街道建华里社区建华里小区旧貌换新颜,在这里住了十几年的刘旺谈起小区的变化满心欢喜。


​​​​​​​    “一老一小”是老旧小区改造中重点关注的群体。我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注重“一老一小”需求,按“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能改尽改”原则,科学制定改造方案,列好改造清单,增设适老设施、无障碍设施,百姓的“急难愁盼”被优先纳入改造清单。


​​​​​​​    “之前小区里没有老年活动场地,只能步行老远去周边广场 。”如今,永清县交通花园小区居民的烦心事被解决了。


​​​​​​​    交通花园小区始建于1996年,有1栋楼,35户居民。由于小区建造年代较早,配套设施不完善,居民没有锻炼和活动场所。2022年,永清县启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将该小区列入改造范围。征求居民意见后,将原来一所破旧的车棚改造成老年活动室。“这个活动室50平方米,装修后增加了文体娱乐设施,让老人们休闲娱乐有去处。”永清县住建局老旧小区改造负责人介绍。


​​​​​​​    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兼顾“一老一小”需求,永清县交通花园小区不是个例。三河市鼎盛东街道市医院家属楼始建于1995年,现有住宅楼4栋。在改造前一次征求意见座谈环节中,一位在这居住近30年的居民提出建设休闲小花园、增设无障碍设施、加装电梯的请求。


    改造过程中,三河市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将群众呼声较高的花园重建纳入改造范围,将其打造成兼顾老人小孩休憩娱乐的小区游园,将小区内原有的室外台阶全部改为无障碍坡道,并在楼道加装扶手,方便老年人出行,同时预埋线路,为加装电梯打下基础。“小区公共场所地面修整一新,原先的杂草丛被全新的儿童滑梯、塑胶跑道取代,孩子们嬉戏玩耍,老人们坐在新装的石凳上聊天,好不惬意。”居民赞不绝口。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民生改善综合体。”市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负责人邢国凯介绍,根据工作计划,2023年全市将改造老旧小区87个,涉及239栋楼,7993户居民,改造面积79.46万平方米。改造工程预计2023年4月陆续开工,10月底前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