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廊坊中院民一庭、立案庭及安次法院、霸州市场监督管理局、霸州(家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廊坊师范学院5家单位的立案法官、知识产权法官及知识产权领域执法人员、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员、知识产权法学教授等12人组成调研组,深入廊坊柏思诺家具有限公司、霸州市百万模塑有限公司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参观调研,立足法院立审执一体化,调研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课题。
调研组先后观摩了霸州市百万模塑有限公司和廊坊柏思诺家具有限公司,提示企业负责人加大新产品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力度,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知识产权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实力。在随后进行的座谈中,共同研讨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执法、调解中存在的侵权行为认定、赔偿数额确定、调解司法确认等问题,共商民营企业司法保护工作。经会商,就推进立审执一体建设,强化全流程协调联动,抓实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达成共识。
对于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建立立案前端非诉引导工单,实现非诉引导100%全覆盖,切实释明非诉解决纠纷“零结怨”“零收费”“零风险”“零障碍”“零诉累”的“五零优势”,引导各方当事人在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行政机关、社会组织主持下,通过商业谈判解决纠纷,以“谈”促“和”,以“和”促“合”。切实发挥廊坊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霸州(家具)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功能,主动靠前、延伸触角,发现纠纷、解决争端,力争从源头化解大多数知产领域的矛盾纠纷,推进知识纠纷“三源共治”。
在知识产权案件立案、审理、执行和纠纷调解中,坚决依法打击侵权行为,杜绝抄袭、仿冒等侵权获利行为,打造全市知识产权“龙头”企业。同时,充分结合廊坊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杜绝“一罚了之”等机械司法现象,尽可能通过司法行为促进授权合作,引导合理分配市场份额,为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争取市场空间和时间空间。
全市法院与市场监督管理局、人民调解委员会、高等院校等联手,共商共研、共治共享,破解当前司法保护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中存在的机制障碍,营造护佑民营企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的浓厚氛围。